首页 > 诗文 > 湘驿女子的诗 > 题玉泉溪

题玉泉溪

[唐代]:湘驿女子

红叶醉秋色,碧溪弹夜弦。

佳期不可再,风雨杳如年。

题玉泉溪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红叶片片沉醉于动人的秋色,碧溪潺潺在夜里弹奏起琴弦。

美好的日子逝去不可能再来,凄风苦雨无限让人度日如年。

注释

叶:一作“树”。

碧溪:绿色的溪流。

佳期:美好的时光。

杳(yǎo):昏暗、遥远,没有尽头。

题玉泉溪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最早录载于《树萱录》。书中说:“番禺郑仆射尝游湘中,宿于驿楼,夜遇女子诵诗……顷刻不见。”所诵即上诗。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》、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》都转录了《树萱录》的记载。前者把此诗列入“鬼诗”类,后者则列为“灵异”类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邓光礼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1386-1387

题玉泉溪鉴赏

  此诗首句“红叶醉秋色”五字,用重彩绘出一幅枫叶烂漫、秋色正浓的画面。那优美的景色,宜人的气候,令人心醉神驰。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是描写秋色的名句,然“红叶醉秋色”的境界,却也别具韵味。诗人用一“醉”字,把“红叶”与“秋色”联系起来,使抽象的秋色具体可感,描绘了一幅美丽绚烂的秋景图。用字精炼,以少总多。

  次句“碧溪弹夜弦”,也写得情韵萦绕,优美动人。白昼消逝,夜幕降临,枫林隐去,碧蓝澄澈的溪水,潺潺流动,宛然在弹奏一支乐曲,如泣如诉,打破了这夜的寂静。夜色如水,不可能不动人情思。这里,“碧”是个诉诸视觉的颜色字。在一般的夜晚,是无法分辨水色的。只有凭借天空的明月,身临溪畔的人,才有可能见得真实,辨得清楚。“弹”字下得也很妙。它不仅写出溪流富有音乐般的诗韵,而且以动衬静,把一个万籁俱寂的夜色,烘托得更加幽深。诗虽未写月,却自有一轮明月朗照;未写人,却有一个少女的倩影徘徊溪畔;未写情,却有一缕悲哀寂寞的情丝,从“夜弦”的曲调中轻轻流出,如泣如诉,萦回耳际。这种虚中见实、实中见虚的写法,笔墨精当,含蕴丰富,营造了一种宁静、幽邃的氛围。

  后两句抒情。主人公终于吐出了自己的心声:“佳期不可再,风雨杳如年。”那曾经有过的美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,心爱的人儿再也不会和自己共度美好快乐的时光。陪伴自己的只能是那漫长的凄风苦雨、度日如年的生活。这两句直言不讳地把这位徘徊于月下溪畔的女子内心的秘密,和盘托出。原来她是位失恋的女子,曾有过幸福的爱情,而此时,“佳期”却一去不复返了。可是这位多情女子还像过去一样热恋着爱人。在枫叶如醉、碧溪夜月的环境中,她徘徊着,回忆着,祈望着,等待着,从原野来到溪边,从白天直至深夜。可是,物是人非,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。“佳期不可再”,寥寥五字,把这位满怀希望的女子推向了绝望的深渊。她想:“今后的生活又将如何呢?”回答是:“风雨杳如年。”风雨如晦,度日如年,未来的日子是渺茫、悲凉、凄迷的。如果把这里的“风雨”理解为社会“风雨”的话,那么这诗所写的爱情悲剧,就具有更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了。

  这首诗语短情深,措辞委婉而造语清丽。诗人善于选择典型的意象,渲染了一种迷离愁苦的诗境。诗中以景衬情,情与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,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。

湘驿女子简介

唐代·湘驿女子的简介

湘驿女子:生平不详。唐代诗人,著有一诗甚为有名。诸多文学作品中均有记录《全唐诗》作者亦将此诗选编于内。

...〔 ► 湘驿女子的诗(2篇)

猜你喜欢

夜坐

宋代陆游

怀抱何萧爽,凉风扫郁蒸。

寒蛩喧败草,饥鼠啮枯藤。

中秋鸡鸣寺独坐

明代陈履

疏星淡月秣陵秋,独客翛然动远愁。万里音书悬北雁,孤山风物异南楼。

光摇石室凉应透,影落银河净欲流。是处旅魂惊不定,清砧遥夜送声幽。

下彭城而南微雨即事

明代王世贞

稍尽彭城山,悠然见清淮。微雨虽沾衣,能令山色佳。

出没前后旌,浮云时与偕。浊酒两三行,聊以佐归怀。

入奏行,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

唐代杜甫

窦侍御,骥之子,凤之雏。年未三十忠义俱,骨鲠绝代无。
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,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。
蔗浆归厨金碗冻,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。

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 其二

刘摰

幽怀乐所遇,且任北山嘲。世事棋秤变,年光石火敲。

松筠阴自冷,萝葛蔓相捎。草密蛇横径,檐低燕露巢。

登高

宋代陈绛

劝君莫辞满酌酒,瑶林琼木皆良友。

就中此会难暂忘,一年两经九月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