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杜甫的诗 > 野人送朱樱

野人送朱樱

[唐代]:杜甫

西蜀樱桃也自红,野人相赠满筠笼。

数回细写愁仍破,万颗匀圆讶许同。

忆昨赐沾门下省,退朝擎出大明宫。

金盘玉箸无消息,此日尝新任转蓬。

野人送朱樱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西蜀的樱桃原来也是这般鲜红啊,乡野之人送我满满一竹笼。

熟得很透啊,几番细心地移放却还是把它弄破了,令人惊讶的是上万颗樱桃竟然如此圆得匀称而相同。

回想当年在门下省供职时,曾经蒙受皇帝恩赐的樱桃,退朝时双手把它擎出大明宫。

唉!金盘玉箸早已相隔遥远,今日尝新之时,我已漂泊大涯如同转蓬。

注释

野人:指平民百姓。朱樱:红樱桃。

也自红:意思是说与京都的一般红。

筠(yún)笼:竹篮。

细写:轻轻倾倒。愁:恐怕,担心。

万颗匀圆:指上万颗樱桃不大不小,均匀圆润。讶许同:惊讶如此相同。

沾:接受恩译。门下省:官署名。肃宗至德年间杜甫任左拾遗,属门下省。

大明宫:唐宫殿名,君臣在此上朝。

玉箸(zhù):华丽的筷子。

转蓬:蓬草遇风拨根而旋转,喻身世之飘零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554

2、周满江.古诗类编:广西人民出版社,1987:89

3、韩成武 张志民.杜甫诗全译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452

野人送朱樱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作于宝应元年(762)夏,时严武再次镇蜀。武父挺之与杜甫是旧交,故武曾几次枉驾草堂。与此同时,杜甫也常与田父野老往来。他不仅写了《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》等名篇,还有这一即兴佳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陶道恕.古诗探艺:巴蜀书社,2012:344-345

野人送朱樱鉴赏

  本诗作于宝应元年(762)夏,此时严武再次镇蜀。严父挺之与杜甫是旧交,严武屡次造访草堂,关怀有加。“西蜀樱桃也自红”,这是杜甫入蜀后第三次产生的亲切感受:成都的樱桃每到春天“也”同北方一样“自”然地垂下鲜“红”的果实。“野人相赠满筠笼,”野人,指村农;筠笼,竹篮。村农以“满”篮鲜果“相赠”,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欢洽。

  上句写樱桃成熟,诗人说,我几次把樱桃从篮中移置盘内,生恐碰损,却仍“愁”碰“破”。“万”形容数量其多。“许”,这样。下句写樱桃大小相等,诗人说,樱桃“万颗匀圆”,令人惊“讶”:为何大小竟这样相“同”呢?二句写樱桃形体,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之意。

  杜甫虽寄寓成都,但每有“不死会归秦”,“临危莫爱身”(《奉送严公入朝十韵》)的想望和心愿。因而常常忆起在长安的往事。于是后四句便成为他忠爱之诚的由衷流露。“忆昨赐沾门下省,早朝擎出大明宫。”二句是追忆任左拾遗时在宫中蒙受恩赐,擎持归家的情景。

  大明宫中有宣政殿,中书、门下二省都在宣政殿内,在门下省内接受樱桃之赐,退朝时分,徐徐擎出宫门。这一联的惊奇之处在于,诗人用两个专有名词不动声色地写出了对皇恩的感戴。专有名词在诗中给人的联想是很少的,但此处却给人堂皇之感,“门下”表现了空间的纵深,“大明”渲染出庄严辉煌的气势,两个实打实的名词被诗人巧妙地虚化了。唐人李嘉祐诗云“秋冷白云司”,“白云司”指刑部,与“秋冷”连属,别有清峭之气,和杜诗此联一样,都是点铁成金之句。

  以时间词为标识,全诗可分作三层:前两联——“今日”;第三联——“昨日”;第四联——“今日”。第三联出于诗人的记忆。引逗这记忆的,是“野人送朱樱”这么一个小小的事件。诗的第一联把题目展开了:起句看似自然,实则不同寻常,这全体现在最虚的“也”字上。最轻的字眼,诗人赋予其最饱满的重量。“也”字像是一个呼唤,唤起了当年长安宫中的赐樱之事,原来西蜀的樱桃也这么红啊,时空的感觉包孕在这个“也”字之中。

  诗的首联中,“也”字之外,“红”、“满”亦不是随意用之,二字与下联以“愁”、“讶”写对樱桃的珍惜是呼应着的。清人朱瀚说:“红言其熟,起细写仍破;满言其多,起万颗许同”。“写”同“泻”,言用水漂洗,“愁仍破”,即愁其破而仍破;“许”,唐人常用口语,如许之意,“讶许同”,即令“我”惊奇竟如此相同,庾信诗云:“讶许能含笑”。此二句融入口语,言约义丰,见出诗人语言的锤炼之功。末联“金盘玉箸”承第三联大明宫富丽堂皇的意象而来,从记忆中醒来,回到“任转蓬”的蜀地“此日”。

  这是一首咏物诗。它以“朱樱”为描写对象,采用今昔对比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。这就从内容上增添了生活层面和感情厚度。它使我们看到一个既与劳动群众友善,又对王朝怀有忠爱的诗人的复杂感情。昔人谓“杜诗咏物,俱有自家意思,所以不可及。”(《絸斋诗话》)此诗可贵处,就在于能画出一个飘零中的诗人。与此相适应,此诗“终篇语皆遒丽。”樱桃“自红”,野人“相赠”,“忆昨赐沾”,“早朝擎出”,“此日尝新”,都以遒劲取胜。而“细写愁仍破”,“匀圆讶许同”,与“金盘玉筋无消息”等,则又显得很明丽。

杜甫简介
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...〔 ► 杜甫的诗(1134篇)

猜你喜欢

登华顶峰

宋代鲍朝宾

篮舆直上八重峰,千里秋蟾咫尺中。寄语尘寰高会者,清光不与世间同。

在旅不在家书

宋代陈宓

无心览卷谩舒卷,有念盈怀日往来。

十日离家劳梦远,一行无字强颜开。

送惟良上人归江南

唐代卢纶

落日映危樯,归僧向岳阳。注瓶寒浪静,读律夜船香。

苦雾沈山影,阴霾发海光。群生一何负,多病礼医王。

秋日

宋代张耒

陨叶鸟不顾,枯茎虫莫吟。

野荒田已获,江暗夕多阴。

闻雁

唐代王质

我性爱风竹,历耳如筦弦。两日偶不闻,但见青摩烟。

半夜意展转,时闻雁翩翩。未能叫云月,而我独不眠。

秋兰篇

魏晋傅玄

秋兰映玉池,池水清且芳。芙蓉随风发,中有双鸳鸯。

双鱼自踊跃,两鸟时回翔。君其历九秋,与妾同衣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