欷歔


拼音xī xū
注音ㄒ一 ㄒㄨ


欷歔

词语解释

欷歔[ xī xū ]

⒈  叹气;抽咽声。也作“歔郗”、“唏嘘”

sigh; sob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叹息声;抽咽声。

三国 魏 曹植 《卞太后诔》:“百姓欷歔,婴儿号慕。”
唐 柳宗元 《寄许京兆孟容书》:“每当春秋时饗,孑立捧奠,顾眄无后继者,惸惸然欷歔惴惕,恐此事便已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五回:“説时不住的欷歔叹息。”
茅盾 《昙》三:“她几次从梦中欷歔醒来,泪痕尚挂在眼角。”

国语辞典

欷歔[ xī xū ]

⒈  悲泣抽噎的样子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四一回》:「操曰:『汝来何迟?』对曰:『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,心实悲惭,无颜早见耳。』言讫,欷歔流涕。」
《聊斋志异·卷二·巧娘》:「答云:『已投生北地矣。』生欷歔久之。」

嗟叹

英语(onom.)​ to sob

分字解释


※ "欷歔"的意思解释、欷歔是什么意思由榕树读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老板娘欷歔叹息道,“跟你说句实话吧,本来市场就不景气,而现在光明副食厂市场占有率低,形势一日不如一日,到了几乎濒临破产的边缘。

2.三国缔造者刘备、曹操和孙权于阴司相遇,回忆当年争霸盛况、帝王大业,各自欷歔太息不已。